苏州科准测控有限公司欢迎您!
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可吸收外科缝线硬度测试:显微硬度计的选型与实验方法

可吸收外科缝线硬度测试:显微硬度计的选型与实验方法

 更新时间:2025-07-31 点击量:20

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据科准测控小编了解,目前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在临床使用中的占比已超过75%,这主要得益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降解性。

image.png 

然而,这类缝线的物理和力学性能,特别是硬度特性,直接影响其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。本文科准测控小编将介绍如何采用仪器化压入试验方法,对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硬度进行精确测量,为临床研究和产品选择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。

 

一、测试原理

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(如压痕或划痕)能力的重要指标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强度。对于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而言,硬度特性直接影响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。仪器化压入试验通过测量压头在加载-卸载过程中试验力与压入深度的关系曲线,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压入硬度HIT和弹性模量等参数。

压入硬度HIT表征材料抵抗永jiu变形或损伤的能力,其定义为最大试验力Fm与压头与试样间接触投影面积Ac的比值:

HIT = Fm / Ac

 

二、测试标准

本次测试严格遵循《GB/T21838.1-2019/ISO14577-1:2015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入试验》标准进行。该标准规定了仪器化压入试验的方法和要求,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硬度测试,包括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这类高分子生物材料。

 

三、测试设备

1、动态显微硬度计

image.png 

主要技术参数如下:

显微硬度计:配备X500放大倍率显微镜(X50倍物镜)

试验类型:加载-卸载试验

试验力范围:0.1~1961 mN

试验力精度:±19.6 μN或显示试验力的±1%

位移测量范围:0~10μm

位移测量精度:0.0001μm

压头类型:玻氏115°正三角锥压头

 

四、测试流程

1样品准备:将外科缝线样品置于样品台上并固定,确保测试区域平整稳定。

image.png 

2位置选择:通过显微镜物镜选取合适的测试位置,避开明显的缺陷或不平整区域。

3、试验设置:采用预设8μm压入深度的加载-卸载模式,具体参数如下:

加载速度:6.6620 mN/s

最大压入深度:8μm

峰值保持时间:5s

卸载至1.96 mN并保持5s

4、试验执行

image.png 

压头以设定速度接触样品表面并压入至8μm深度

在最大压入深度保持5s

卸载试验力至1.96 mN并保持5s

测试结束,系统自动记录试验力-压入深度曲线

5数据处理

从曲线中获取最大试验力Fm

计算压头与试样间接触投影面积Ac

根据公式HIT = Fm / Ac计算压入硬度值

 

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有关于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硬度测试相关内容了,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!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硬度测试视频和方法,显微硬度计的使用方法、计算公式、工作原理、操作规范、报价、检定规程、操作视频、怎么读数,硬度计怎么使用、型号及品牌、单位、校准、种类、图片和英文等问题,欢迎您关注我们,也可以给我们私信和留言,科准测控技术团队为您免费解答!